天府早报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送报员,街头,清晨六点成都Big榜 [复制链接]

1#
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ft/190621/7235796.html

清晨六点,天还没亮。春熙路王府井旁边,已经有一班人蹲在地上分报纸了。

半个多小时分完,天蒙蒙亮,这时候,老几个会抽上一根烟,聊几句头版新闻:“全国确诊的只有5个人了。”“昨天就5个人了。”

将近七点,这班人马才骑车离开,因为去太早了,门卫都没开门,投不到。

今年是严组长从事送报员的第19年,老严说可能再干不了几年了。走得晚的送报员这时候还在报纸上抄写地址,我问他做这行辛苦吗?他一边写,一边重复道:“辛苦,辛苦。”

//黎明破晓前//

报纸发行业是活跃在后半夜的工作,当世界静下来享受黑夜,印刷厂却在追赶天亮。

编辑部把稿发给印刷厂,排版、排胶片、制作、调试之后开始印刷,时间已近四点。全成都十万张报纸五点前全部印刷完毕。司机接过浓墨的新闻纸立马出发,沿线分发至30多个分报现场:王府井、骡马市、十二桥……

位送报员凌晨五点半起床,冬天更早,有的四点半就要起来,到分报点下报纸。分报点没有固定场所,通常是街边、大厦门前。

分报,于2个小时内完成全部投递,将几万份日报商报分发到单位、散户、商铺、写字楼的订户手中。至此,一次自凌晨开始的优美接力告终。

一个班组人员配比是6+1,有些是7+1,也即七位送报员一位组长。每个送报员有自己的线路,而组长每天轮换一位送报员的线路,因此每个人每周可以休息一天。

组长说这是一份“三百六十天的工作”,因为没有任何法定节假日,春节也不休,四点半起床工作。

每年夏天会遇到雨季,不过雨再大也要送报。这几年雨少运气好,总在分完送到之后才落雨。但途中下雨的情况也常有发生——衣服打湿、手机淋湿、滑倒、报纸也脏了。

每天的报纸数量一份也不多一份也不少。脏了、掉了、送错了,就只能去报铺自己买来赔。很多时候,送报员上楼投递,底下不知道谁路过,看到车上有报纸就拿去走了。

送报员一天要送份报纸,摞在车的踏板上,还不到膝盖高,“原来厚报纸时代每个人要送份,比现在还要多,那时候订报纸的人多。”

//厚报时代//

厚报时代大概是十年前。

厚报时代因报纸厚而得名,那时候一份报最多能做到版,夹一二十种商业广告,提前几天就要做好准备。厚报相应的发行量也高,单成都商报一家报纸的发行量就能达到65万份。

厚报时代的记忆,是每个报业工作者最钟情的谈资。

罗大哥是锦江青羊两个区的发行站长,25岁进入商报,工作26年。他亲眼见证了商报年创刊,从第一个万福桥站点发展到五个站点,又发展成十个站点,推广到郊县;从每天发行几千份,到几万,又到几十万份的过程。

最开始,商报只是一个内部报刊,后来合并《科技生活报》得到刊号,才得以对外发行,当时名叫《成都科技商报》,一周只卖四期。

用了不到一年,商报就发展成了日刊,慢慢地把“科技”二字去掉,恢复了《成都商报》。

“开始我们是赠送,送报员相当于业务员。在配送的时候,一个单位订了多少别的报纸,就赠送多少份商报,一个月后,我们就每家每户,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征订,当时还会赠送礼品、抽奖,搞了很多促销活动。”

罗站长刚来的时候就是业务员。他印象最深的是去*田坝飞机场社区的一次征订,他们提前和社区联系好,发下通知:“星期五下午两点到五点钟,成都商报的工作人员要上门订报纸。”

“我们一点钟就过去了,摆了两张桌子,两个人,一人拿十本收据,排了好长的队哦。可能有五六十个人,拿着现金,——排队订报!我们把十本收据都开完了。我们还说:大家都放心,今天肯定,再晚我们都可以给你定。”

“老百姓对商报的人员特别好,虽然我们不是记者,但一说是商报的工作人员,还要上门,人们就非常热情,全都来排队。我们去了两个人都不够,手都开酸了,还要轮换着一个人收钱一个人开。”

送报纸要送到铁报箱里。记得最火爆的一年,年初全都是新订户,老罗和同事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安铁皮箱,一天安装一百个:“自行车一次最多驮五个,我们凌晨一点钟还在外面安,安不赢了。可明天一早报纸就要送到。”

人们都愿意订,所以商报发展快,也挣了钱。1到4年发展最快,鼎盛时期光是广告版面收入一年就十几个亿,夹页广告能挣多万。那几年,房地产很火爆。

夹页广告是单独夹在报纸里广告单,现在很少见了。当年最多的时候一份报纸能夹三十份广告。——报纸都没有广告多。从采、编辑、印刷、投递,大家一起做,从凌晨十一点夹到天亮,一晚上挣一百块钱,每个人都很高兴。

商报还发过二十次号外:千禧年、熊猫节、奥运会……“记得那几年,几乎每月都要搞一次。我们组织人在街头免费发,发三五个小时。”

4年,全成都平均工资块,而送报员的工资是平均工资的两到三倍,而这样的送报员商报有多名,还不算站长。

这就是那个厚报时代。

//销量下滑//

这些年,手机网络迅速发展,图文视频等等新媒介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,用手机读新闻比报纸更快。于是,报纸销量开始下滑。

时代所趋,自年起,国内不少纸媒开始缩减出版周期,甚至休刊转战新媒体,其中还包括成都本土的《成都晚报》和《天府早报》。

与此同时,发行站的业务明显萎缩。

原来,送报员送完报纸,还要在小区、写字楼门口摆征订点。现在没人订报了,送报员空下来的白天只能找些别的工作去做,可以说现在所有的送报员都额外做着一份兼职。

罗大哥的发行站前两年尝试过拓展业务,比如配送外卖,不过这些上了年龄的送报员,配送不如年轻人快,后来,外卖慢慢也就不跑了。

现如今,发行站只保留着唯一的一项送报业务。罗大哥估计这几年纸媒的销量还会下滑,也可能还会再下滑一阵子就停下来,让报纸成为一个小众而长尾的事物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